最近几天,著名作家莫言被起诉的事上了热搜。一个叫“说真话的火星毛”的微博大V在网上宣布起诉作家莫言,理由是莫言的作品里歪曲事实,涉嫌丑化祖国,赞美侵华日军等。为了给自己造势,他还在网上征集了一万多个人签名支持他。
事情发生后,原“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微博力挺莫言,表示起诉莫言是在扣帽子,搞对立,以此吸引眼球,刷流量和存在感,就是一场自我炒作的闹剧,以下为胡锡进的微博原文:
有人向法院起诉作家莫言,指控其在作品中“涉嫌抹黑英雄先烈”“涉嫌美化侵华日军”,并且将此事拿到网上炒作,获约万人投票支持。这件事就是一场个别人用“打莫言”自我炒作的闹剧,该起诉能不能被正式立案都很难讲,更不用说得到起诉人希望的结果了。
然而,为什么那名起诉者想出了这样的歪招,而且在他发起的投票中压倒性意见是支持他起诉的?这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互联网“很多元”,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受到了某种包容吗?
事情大概没那么简单。起诉者是瞄上了互联网上的民粹资源,觉得这样找莫言的麻烦,给他扣“侮辱先烈”的帽子“很安全”,别管收益多少,都能“只赚不赔”,所以他这样干了。
如今互联网上激进的东西不少,发出者为了自我安全,打出“爱国”“正能量”的旗号,在我们社会丰富多彩的现实中不断扫描,抓一个又一个可以找茬批斗的人与事情,“宰活鱼”,逐渐形成了一种破坏社会和谐与多元的戾气。像莫言的这个起诉者,完全是在扣帽子,断章取义,他这么干虽然一时伤害不了莫言,但这件事在又一次打开互联网上恶意构陷的边界和想象空间。一些人会认为,只要举起“政治正确”的旗号,干啥都没问题,他们也因此成了“宁左勿右”的网上示范者。
我们恐怕要对“正能量”做一番厘清,它不应是现在一些人默认的狭小含义,而应包含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积极因素。通过在国内创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引领者之一,他也是帮着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沟通者之一。
那名起诉者所代表的网上舆论风向非常值得警惕。他们热衷于搞对立,以此吸引眼球,刷流量和存在感。他们在网上很活跃,形成了对“政治不正确”的某种定义权。专家们怕他们,变得说话谨慎,地方政府对他们的声音也很在意。这些声音绝非我们社会的主流态度,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它们扎堆,彼此呼应,由于很多理性声音沉默了,它们更显突出,动辄以“民意”自居。
客观说,那些声音已经对我们社会的现实产生了负面影响,网上的这种戾气增加了一个从官到民都要谨慎小心、防止“出事”的重要理由。现在各地都很重视舆情,那些激进的声音稍一汇合,往往就会让涉事地方和机构非常紧张。因为那些声音常常不光是就事论事的批评,而会同时扣政治帽子,或者存在事情“政治化”的严重风险。难怪谁粘上了都觉得“受不了”。
老胡认为,这些情况显然不利于营造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不利于形成宪法秩序下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宽松氛围,所以必要的改变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期待。
胡锡进发完微博之后,起诉莫言的人声称也将起诉胡锡进,胡锡进在微博回应表示:
有网友在评论区告诉我,那个起诉莫言的人也宣布起诉老胡我了,因为我批评他以及民粹是“诋毁”“污蔑”他(们)。乖乖,这种人果然惹不起哈,只能他们指控别人,不能别人以言呛之……不过,老胡被骂这么久也没工夫起诉个人,更不会有时间陪这个人演戏。
随后,胡锡进还不点名地警告“网上一些人”,不要把“找汉奸打”当成一种上瘾的游戏和营生,否则将“成为国家前进的阻碍乃至破坏力量”,以下为胡锡进微博原文:
党领导的中国在政治上非常强大,十八大以来,宪法秩序得到进一步巩固。
我想提醒网上一些人,不要把“找汉奸打”当成一种上瘾的游戏和营生,自己被自己绑架,被信息茧房绑架,成为国家前进的阻碍乃至破坏力量。
我们国家需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此需要宪法秩序下的社会宽松,以及自由,每一位有责任感的人,都应为推动这种氛围的形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将“政治正确”作为衡量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的唯一尺子,动辄对一个人和机构的言行挖地三尺找政治把柄,在互联网上搞文字狱,四处乱扣“卖国”“汉奸”的帽子……这些与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宽松和谐是背道而驰的。
目前这个问题在互联网上显得比较突出,一些非常激进的声音在网上乱抡棍子乱扣帽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尤其是经济界对去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判断,它会与人们的其他悲观情绪叠加,削弱大家对国家下决心推进改革开放的认知,让很多人担心可能会有“极左风”“整人风”的到来。
政府方面应当采取更多措施抑制激进声音在互联网上的过度强势,尤其要重视那些声音假借“爱国”“正能量”名义所带来的问题。
对网上的人们老胡则想说,大家都想要流量,但请把获取流量方式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需求协调起来,多为营造宪法秩序下的社会宽松氛围贡献力量,不做一定会导致社会僵化“政治挂帅”的鼓动者。
后续:3月26日,胡锡进在微博发文补充了事件后续。
起诉莫言未被受理,这个结果很正常,也是之前大多数人的预期。
一些人不喜欢莫言,这太正常了,批评他、嘲讽他,骂他的作品如何烂,都没问题。但是给他扣“侮辱革命先烈”“美化侵华日军”等敏感政治帽子,就破底线了。把它们作为罪名起诉莫言,就是动机高度值得怀疑的拙劣表演。
我们的社会是多元的,同时应有的原则不能少。在这一对关系中,用自己的言论自由去冲击作家文学创作的应有空间,是对多元和原则性的双重破坏。因为其可能造成的结果决不会是多元性张力的增加,而只会是处处分辨所谓“政治正确”和向它靠拢的紧张感。
换个角度说,告莫言不得逞不会有多元的损失,而一旦告莫言得逞,将构成标志性事件,产生剧烈后果。所以说告莫言不得逞是我们社会拒绝上纲上线、反对构陷整人的一次宣示。
-
扫码下载安卓APP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
返回顶部
发表评论